大数据的奥妙不止于此★★。★★“智慧西工”平台对汇聚的基层治理数据进行分析,帮助网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巡查走访、矛盾纠纷调解★★★、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,将风险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★★。平台自上线以来★,累计提供各类风险提示信息800余条,有效防止了各类风险问题的发生。
“智慧西工★”平台聚焦★“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”★★★,搭建便民服务平台,开通12980生活服务热线,实现就医咨询足不出户、智慧就业双向互通、养老呼叫一键响应、生活服务线上下单。截至目前★★★,该平台共受理群众下单20000余次★★★,网格员共提供上门帮办服务1400余次★,满意率达100%★★,真正打通服务群众★“最后一米”,让群众★★“足不出户,尽享服务”。
“网格员帮我在‘智慧西工★★’平台上订餐,现在一日三餐送到家★★★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西工区居民赵晓翠笑着说,自己今年72岁,平时一人独居★★,“智慧西工”平台一键解决了自己吃饭的问题。如今,自己正主动学习使用★“智慧西工★★”平台★★★,平时经常在上面看社区活动通知、下单养老服务等。
★“下一步,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市委部署要求★,持续完善‘党建+网格+大数据’模式★★★,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取得更大成效★★★。★★”西工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。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吴言)
在西工区014中心社区★,社区党总支书记周萍萍登录“智慧西工★★★”基层治理平台,一键生成第一网格总体情况★★,每户居民基本情况★★★、重点场所情况、重要公共设施等所有信息一清二楚★。在这个平台上★★★,“红色网格”党组织构架也一目了然。
★“大数据支撑的网格化管理★,能够让网格长迅速掌握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,随时知晓网格内的动态和群众诉求,快捷、高效、实用!”金谷园街道是最早开始智慧网格管理试点的,该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潘杰对这项工作了如指掌。
“‘智慧西工★★★’平台可以基于其大数据分析能力,快速形成网格相关分析图表和数据信息,形成居民个人信息大数据库,助力网格长快速摸清网格‘底数★★’,全方位提升工作效率。”西工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李华介绍。
“以前是‘往上跑’,到处协调找人办事★,现在是‘网上跑’,这事究竟谁负责★、最后办得怎么样,‘智慧西工’平台上一清二楚。”西工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。截至目前,该区通过★“智慧西工”平台处理基层事务9.2万件★★★,办结率99.75%★★★,已初步构建起★★★“人在网中走,事在格中办”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在西工区014中心社区★★,社区党总支书记周萍萍登录“智慧西工”基层治理平台★★★,一键生成第一网格总体情况★★★,每户居民基本情况、重点场所情况、重要公共设施等所有信息一清二楚★。在这个平台上,★★★“红色网格★”党组织构架也一目了然。
“一名网格长要对接450户居民,时间精力不够用,如何才能服务好?”郭丹是金谷园街道健康西路社区的一名网格长,刚入职时,她曾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★★,可现在★★,她对工作信心满满。
走进西工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,一个硕大的视频监控大屏幕映入眼帘★。在这个大屏幕上,一张张“数据网”实时、精细感知全区355个网格的点滴变化,勾勒出每个网格的精准画像。
网格治理工作量大、涉及面广★★、时效性强,仅靠网格长难免独木难支。“智慧西工”平台整合各职能部门作用,通过多源事件汇集★★★,形成“微网格、网格★★、社区★★、街道、区级”事件处置五级闭环★★,让问题分层分级解决在基层。尤其对于职责界定不清的事件,区网格调度中心第一时间通过平台上报区政府分管领导签批,并流转到责任单位落实,形成逐级闭环。
西工区以网格化服务为切入点,通过整合各类系统资源,精准识别服务对象★★、转变服务方式★,打造★“智慧西工”群众服务端口,逐步形成“网格一张网,服务千万家”新格局★★。
群众对基层治理、社区活动有意见建议,该如何反映?“智慧西工★”平台专门开设了“民呼我应”专栏,建立了受理、反馈、回访评价的闭环办理机制,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,截至目前★★,该专栏共收集基层意见建议386条。同时,“智慧西工”平台整合各类社区活动,形成居民按需“点菜”★★★、社区精心“备菜”、网格贴心“送菜”的菜单式服务格局。截至目前,平台共收集党员群众活动意见和需求836条★,组织各类社区活动521次,吸引广大居民迈出“小家”、融入★“大家★★”。